自海外上线一年之后,《使命召唤手游》这款本土团队制作的FPS终于在大陆市场进行测试了。
针对此景,许多系列老玩家心中都生出了波动,其中或是怀疑、或是赞许,或是彻底否定。但笔者认为,这种观点的差异,源于大家对本作的期待差异。
若你和我一样,希望其能成为移动端上的一栋桥梁、一扇门扉、一把钥匙,也期待借此机会,能让更多轻度玩家体会到《COD》的独特魅力,甚至将其向核心玩家转换的话。
那我要开心的向你分享一个消息——《使命召唤手游》有这个资格,也有这个能力。
和系列一直以来单人战役和多人对战两开花的传统的不同,该作并不能再让你经历好莱坞式的火爆剧情,但能用连杀奖励与技巧统治战场的风格却被一以贯之。
可既然到了移动端,《使命召唤手游》也不可避免的将面临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——是否该简化操作?对此,它选择了说不,并在流畅操作与硬核体验之间,探寻到了个微妙的平衡点,也使团队没有犯下因过度追求简化,而令体验失去深度的形式错误。
为了还原硬核的体验,《使命召唤手游》思路也别开生面。通过把订制化的操作,以及出色的射击优化进行整合,玩家可挑选符合自身水平的操作配置,使游戏体验无限接近于系列的“风”与“骨“。
对COD这个标签而言,风骨中的风格,就是其高度自由的人物战术风格,以及鼓励冒险和进攻的鲜明节奏。
为将这一特色进行延续,《使命召唤手游》选择对系列诸多设计进行完全移植。从左右玩家个人风格的枪械和技能搭配,再到对战地图和玩法,以及贯穿节奏始终的连杀奖励,游戏里皆是老玩家熟悉的味道。
可若单单只是表面上的照猫画虎,那还得不上如此的赞誉。其堪称FPS手游天花板的操作手感,才是其能够撑起这诸多玩法,还原系列神韵的“骨架”。
以具体的战局表现为例,在游玩期间,笔者主要采用了腰射霰弹枪以及重狙两种配置,各属于风格上的远近极端。而围绕这两种战术,游戏里的诸多瞄准辅助系统,各发挥了迥异的价值。
首先是陀螺仪的效用。在持握霰弹枪期间,笔者会完全打开陀螺仪功能,以帮助自己在繁多的操作移动中获得快速调整枪口的机会,便于疯狂突脸。换成狙击枪后,笔者则会将陀螺仪设定为只用于开镜后操作,从而配合游戏里一气呵成的开镜与开枪,提高命中率。
在陀螺仪之外,游戏也有着近似于手柄风格的准星粘滞,以及别具一格的按键优化。尤其是后者中将瞄准与射击相融合的设计,更是令狙击枪的使用变得异常惬意。若将其与陀螺仪微调、准星粘滞进行叠加,更可以令玩家轻易使出甩狙技巧。
与这些辅助设计相辅相成的,则是对战场信息的处理。这是个虽不明显,但却极大左右了FPS体验的关键元素。毕竟在狭窄的屏幕中,玩家将很难同时处理大量的敌我信息。
到了《使命召唤手游》这里,则选择用视听化的手段,减少玩家的压力。具体来说,它先是为敌人挂上鲜明的红色的标记,从而令玩家能够相对轻松的捕捉位置,其次则是通过中文语音,便捷提醒从血量、弹药状态,再到连杀奖励和技能的方方面面。
这样的设计,使玩家能时刻专注于操作和战斗,也与游戏那越操作,正反馈越强的节奏相得益彰。
以上这些机制和设计,将能帮助老玩家快速在游戏里找到自己熟悉的节奏风格,但对新玩家而言,却是种考验。毕竟在COD单人实力对战场影响极大的节奏中,新人往往容易被老手摁在地上反复摩擦。为避免这种情况,也为了新玩家能够更快了解游戏的节奏和机制,游戏选择通过机器人的方式帮助其实现早期过渡。
而随着能力的提升以及战局的艰难,玩家会自然而然的开始追求更高的操作。例如在战斗中运用滑铲开枪,或是通过迅速蹲伏的方式避过准星进行反杀。而与这些复杂操作相得益彰的,则是游戏繁多的自定义功能。从简单的UI布局编辑,再到各样的细微调整和选择,订制化的操作将可以轻松实现。
在对系列玩法元素进行全面移植,并坚持通过升级解锁各样内容的同时,《使命召唤手游》也做出了些自己的创新。例如在模式上,其就通过“创意工坊”,加入了“亡者之袭”的娱乐玩法,满足了国内玩家对这类2v18非对称竞技且通过感染获得胜利的对战需求。
除此以外,在移动端火热的“战术竞技”玩法也被整合到了游戏之中。并围绕COD风格的技能设计,为玩家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。
在这般硬核的操作风格之中,其实也潜藏着些硬性问题。像笔者就很难适应手游FPS玩家经常采用的“四指”控制玩法,而这种操作模式将能极大的提高玩家的能力上限。除此之外,游戏也支持蓝牙手柄操作,其所带来的质感,与虚拟摇杆按键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。这或许会给玩家带来因硬件便携性所带来的能力差异。
总之,《使命召唤手游》无论是音画表现,还是操作优化,都堪称是当今手游环境里的天花板。其诸多设计都必将会被市场学习,也令玩家能够尽享枪战的快乐。
对于系列老玩家而言,它能唤醒你的记忆,让你在移动端亦可畅享突突突的乐趣,而对喜欢FPS类型的新玩家而言,其则是不可错过的精品手游。